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
当前位置:首页-惠检动态
惠检动态
惠州市检察院抓教育实践活动亮点纷呈
时间:2014-05-22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中,惠州市检察院在保质保量完成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等“规定动作”的同时,注重结合批捕、起诉、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诉讼监督等检察职能,找准“自选动作”的切入点,着力搭建“检民桥”、畅通“惠民路”、开通“便民网”、筑牢“防腐墙”、设置“举报室”、建立“新规制”、高悬“惩戒尺”,切实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搭建“检民桥”——开展“检察官挂村联系群众”活动。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华贵高度重视联系群众工作,要求全市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干警不断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检察工作更加惠民利民便民。按照陈华贵检察长要求,市检察院结合全市已设置的12个具有统一机构编制、统一检察官配置、统一全省标识、统一开展业务的派驻镇(街)检察室建设,部署开展了“检察官挂村联系群众”活动,并制定下发《关于开展“检察官挂村联系群众”活动的实施意见》,安排102名检察官挂村,明确要求挂村检察官以2人为一组,挂点镇(街)检察室辖区的一个行政村,每季度进村工作不少于1次,巡回开展送法进村、送法进社区活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并指导检察室开展工作,做好挂村工作日志和台账。挂村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挂村检察官原则上每年轮换。

       二是畅通“惠民路”——推进挂钩扶贫村村道硬底化及相关设施建设。博罗县观音阁镇彭村是市检察院的扶贫开发“双到”挂钩村,市检察院领导干部和党员干警多次深入该村调研,面对面、零距离征求干群意见建议,了解到该村村道是土路,晴天尘土满天飞、下雨泥泞满路成河,严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制约经济发展。为及时村民这一“行路难”问题,陈华贵检察长亲自或指示有关部门,多次与市、县交通部门协调沟通,并于4月中旬在彭村现场办公,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在前期已帮助解决60万元资金的基础上,又解决了60万元,累计达120万元投入建设。目前工程已接近收尾,待阴雨天过后将加快推进,确保这条“惠民路”更加平坦、畅通。

     三是开通“便民网”——健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网上受理机制。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协调中央有关部门统一部署建立的,目的是预防在市场活动中发生职务犯罪,是廉洁市场的一道硬性“准入关”,也是企业、个人的廉政、诚信“档案”。2013年以来,市检察院结合实际,不断健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网上受理申请机制,依托市检察院在互联网的官方网址“惠检在线”,率先在全省创新开通了行贿犯罪档案网上受理申请平台。到目前止,市检察院共通过网络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申请478件(次),占受理申请总数的40%。今年以来,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负责该项工作的市检察院反贪局综合预防部门尽量缩短审批时间,确保在3个工作日的办理时限内出具告知函,通过网上受理的申请占受理申请总数的比率高达56%,同比去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减少了群众(申请人)来回奔波次数,使查询工作更加便民利民,如以前申请人一般要到市检察院往返2、3次,现在一般1次即可完成。目前,市检察院将该这一机制向全市6个县(区)检察院推广,制定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网上受理申请工作的通知》,确保在今年底前实现行贿查询工作网上申请全市“全覆盖”。此外,依托“惠检在线”,在坚持“公诉信息”适时、动态公布刑事案件被告人、案由、开庭时间和地点等信息这一做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检民互动”、“网上举报”、“网上控告申诉”、“案件信息查询”等版块,使“线上有互动、线下有推进”,检察“便民网”更加便民。

      四是筑牢“防腐墙”——开展新任“村官”全员廉政教育活动。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村官”与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直接、服务最贴近,“村官”的廉政、作风如何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中的最直接体现。今年初,市检察院紧紧抓住村社“两委”换届后新任“村官”刚刚上任这一有利时机,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全市检察机关部署开展对新上任“村官”全员廉政教育活动,市、县(区)两级检察院均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反贪、反渎、侦监、公诉等多个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活动中,组织检察官开展“进乡镇、进村庄”活动68次,派出检察官为新任“村官”上廉政警示教育课18次,组织“村官”参观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法制教育片53次,召开案例剖析会、教育座谈会33次,把与“涉农”职务犯罪和农民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分类汇总,发放给“村官”宣传资料2173份,共对新任“村官”开展廉政教育6262人次。同时,在活动中检察官解答基层干部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41个,提出堵塞基层管理漏洞、健全规章制度、预防职务犯罪、村务公开意见建议86项,促进近30个“难点村”、“重点村”深入推进治安、防腐综合治理。

      五是设置“举报室”——现场办公新设举报职务犯罪接访室和候访区。多年来,市检察院由于办公办案客观条件限制,举报(检举)职务犯罪接待群众场所与控告申诉检察、民事行政检察等接待群众场所均在阳光检务大厅,不利于对举报人及举报事项的保密。在活动中,市委督导组在督导中也发现这一情况并向市检察院提出改进建议。陈华贵检察长高度重视,及时召集有关院领导和举报中心、行政装备、司法警察等部门负责同志现场办公,决定在办公楼左侧一楼大堂设置举报(检举)职务犯罪接访室和候访区。目前,接访室和候访区已投入使用。此外,为方便群众,阳光检务大厅、控告申诉、案件管理、驻市看守所检察室、驻监狱检察室等窗口部门均在办公办案场所悬挂了工作流程图、公开工作人员姓名职务、配备阳光检务手册,放置了征求意见建议簿。

     六是建立“新规制”——出台“三公”经费管理等新规定。市检察院按照“立、改、废”的要求,注重健全行得通、长期管用的制度规定,推动改进作风常态化、长效化。在梳理历年147项制度、收集整理意见建议69条的基础上,编制建章立制计划表,拟新建制度23条,拟修改完善制度32条,拟废止制度14条,经检察委员会讨论通过,现已新出台《惠州市人民检察院“三公”经费管理的若干规定》,修订完善了《惠州市人民检察院财务管理规定》、《执法办案车辆使用管理规定》。

      七是高悬“惩戒尺”——检务督察与明察暗访两手抓。市检察院纪检组进一步加大检务督察和明察暗访力度,对市检察院机关、各县(区)检察院机关作风建设、执行“八项规定”情况进行督察39次,排查和纠正干警迟到早退等问题23个。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的通知》,促进了以文件贯彻文件、办公耗材浪费等8个方面的“四风”问题根本好转。对屡教不改、仍然存在迟到早退等“四风”问题的干警,下来将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通报,并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您的位置:首页>惠检动态

惠州市检察院抓教育实践活动亮点纷呈

  2025-09-04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中,惠州市检察院在保质保量完成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等“规定动作”的同时,注重结合批捕、起诉、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诉讼监督等检察职能,找准“自选动作”的切入点,着力搭建“检民桥”、畅通“惠民路”、开通“便民网”、筑牢“防腐墙”、设置“举报室”、建立“新规制”、高悬“惩戒尺”,切实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搭建“检民桥”——开展“检察官挂村联系群众”活动。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华贵高度重视联系群众工作,要求全市检察机关和广大检察干警不断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检察工作更加惠民利民便民。按照陈华贵检察长要求,市检察院结合全市已设置的12个具有统一机构编制、统一检察官配置、统一全省标识、统一开展业务的派驻镇(街)检察室建设,部署开展了“检察官挂村联系群众”活动,并制定下发《关于开展“检察官挂村联系群众”活动的实施意见》,安排102名检察官挂村,明确要求挂村检察官以2人为一组,挂点镇(街)检察室辖区的一个行政村,每季度进村工作不少于1次,巡回开展送法进村、送法进社区活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并指导检察室开展工作,做好挂村工作日志和台账。挂村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挂村检察官原则上每年轮换。

       二是畅通“惠民路”——推进挂钩扶贫村村道硬底化及相关设施建设。博罗县观音阁镇彭村是市检察院的扶贫开发“双到”挂钩村,市检察院领导干部和党员干警多次深入该村调研,面对面、零距离征求干群意见建议,了解到该村村道是土路,晴天尘土满天飞、下雨泥泞满路成河,严重影响村民生产生活,制约经济发展。为及时村民这一“行路难”问题,陈华贵检察长亲自或指示有关部门,多次与市、县交通部门协调沟通,并于4月中旬在彭村现场办公,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在前期已帮助解决60万元资金的基础上,又解决了60万元,累计达120万元投入建设。目前工程已接近收尾,待阴雨天过后将加快推进,确保这条“惠民路”更加平坦、畅通。

     三是开通“便民网”——健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网上受理机制。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协调中央有关部门统一部署建立的,目的是预防在市场活动中发生职务犯罪,是廉洁市场的一道硬性“准入关”,也是企业、个人的廉政、诚信“档案”。2013年以来,市检察院结合实际,不断健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网上受理申请机制,依托市检察院在互联网的官方网址“惠检在线”,率先在全省创新开通了行贿犯罪档案网上受理申请平台。到目前止,市检察院共通过网络受理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申请478件(次),占受理申请总数的40%。今年以来,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负责该项工作的市检察院反贪局综合预防部门尽量缩短审批时间,确保在3个工作日的办理时限内出具告知函,通过网上受理的申请占受理申请总数的比率高达56%,同比去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减少了群众(申请人)来回奔波次数,使查询工作更加便民利民,如以前申请人一般要到市检察院往返2、3次,现在一般1次即可完成。目前,市检察院将该这一机制向全市6个县(区)检察院推广,制定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网上受理申请工作的通知》,确保在今年底前实现行贿查询工作网上申请全市“全覆盖”。此外,依托“惠检在线”,在坚持“公诉信息”适时、动态公布刑事案件被告人、案由、开庭时间和地点等信息这一做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检民互动”、“网上举报”、“网上控告申诉”、“案件信息查询”等版块,使“线上有互动、线下有推进”,检察“便民网”更加便民。

      四是筑牢“防腐墙”——开展新任“村官”全员廉政教育活动。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村官”与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直接、服务最贴近,“村官”的廉政、作风如何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中的最直接体现。今年初,市检察院紧紧抓住村社“两委”换届后新任“村官”刚刚上任这一有利时机,结合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全市检察机关部署开展对新上任“村官”全员廉政教育活动,市、县(区)两级检察院均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反贪、反渎、侦监、公诉等多个业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活动中,组织检察官开展“进乡镇、进村庄”活动68次,派出检察官为新任“村官”上廉政警示教育课18次,组织“村官”参观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法制教育片53次,召开案例剖析会、教育座谈会33次,把与“涉农”职务犯罪和农民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分类汇总,发放给“村官”宣传资料2173份,共对新任“村官”开展廉政教育6262人次。同时,在活动中检察官解答基层干部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41个,提出堵塞基层管理漏洞、健全规章制度、预防职务犯罪、村务公开意见建议86项,促进近30个“难点村”、“重点村”深入推进治安、防腐综合治理。

      五是设置“举报室”——现场办公新设举报职务犯罪接访室和候访区。多年来,市检察院由于办公办案客观条件限制,举报(检举)职务犯罪接待群众场所与控告申诉检察、民事行政检察等接待群众场所均在阳光检务大厅,不利于对举报人及举报事项的保密。在活动中,市委督导组在督导中也发现这一情况并向市检察院提出改进建议。陈华贵检察长高度重视,及时召集有关院领导和举报中心、行政装备、司法警察等部门负责同志现场办公,决定在办公楼左侧一楼大堂设置举报(检举)职务犯罪接访室和候访区。目前,接访室和候访区已投入使用。此外,为方便群众,阳光检务大厅、控告申诉、案件管理、驻市看守所检察室、驻监狱检察室等窗口部门均在办公办案场所悬挂了工作流程图、公开工作人员姓名职务、配备阳光检务手册,放置了征求意见建议簿。

     六是建立“新规制”——出台“三公”经费管理等新规定。市检察院按照“立、改、废”的要求,注重健全行得通、长期管用的制度规定,推动改进作风常态化、长效化。在梳理历年147项制度、收集整理意见建议69条的基础上,编制建章立制计划表,拟新建制度23条,拟修改完善制度32条,拟废止制度14条,经检察委员会讨论通过,现已新出台《惠州市人民检察院“三公”经费管理的若干规定》,修订完善了《惠州市人民检察院财务管理规定》、《执法办案车辆使用管理规定》。

      七是高悬“惩戒尺”——检务督察与明察暗访两手抓。市检察院纪检组进一步加大检务督察和明察暗访力度,对市检察院机关、各县(区)检察院机关作风建设、执行“八项规定”情况进行督察39次,排查和纠正干警迟到早退等问题23个。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检察机关作风建设的通知》,促进了以文件贯彻文件、办公耗材浪费等8个方面的“四风”问题根本好转。对屡教不改、仍然存在迟到早退等“四风”问题的干警,下来将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通报,并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版权所有:惠州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惠州市惠城区三新南路10号 邮编:516003 电话:0752-12309(检察服务热线)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备案序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