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全力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自省检察院部署新时代“五好”基层院建设工作、全市检察机关确立“争创一流,奋力迈进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方阵”的目标任务以来,惠州各基层检察院形成了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在日前举行的惠州市检察机关新时代“五好”基层院建设第一阶段总结暨“一院两品”共建共享活动现场会上,大家在参观学习中总结创新举措,在交流碰撞中探索建设规律,全市检察机关凝聚起智慧和力量,雕琢基层院“一院两品”(党建品牌、业务品牌)体系,助推新时代“五好”基层院建设,全力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惠城
一顶“小红帽”呵护青春路
“我们陪伴你的身旁,是你们可靠的保障,法律知识记在心上,健康生活自在畅享……”今年5月,在检察干警的歌声中,惠城区检察院《“未”你而来》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原创歌曲MV在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正式向社会发布。在悦耳的歌声中,一顶顶凝聚着检察关爱的“小红帽”也飞向千家万户。
这顶“小红帽”就是惠城区检察院立足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特点,进一步推进创建的“小红帽”护蕾行动品牌。
当前,如何推动构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涉罪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长效机制,推动解决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突出社会问题成为关键。“小红帽”护蕾行动应声而动。惠城区检察院率先实现对涉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进行亲职教育,同时积极推动引入“惠州市智慧未检精准帮教云服务平台”,依托专业司法社工进行精准帮教;二是贯彻落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引进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等专业社会力量参与帮教中;三是持续抓好“一号检察建议”落地落实,严厉打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推动在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建设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并督促公安机关规范使用;四是深入推进落实“未检三信”,《“未”你而来》《“未”爱留声机》主动传播犯罪预防“好声音”,努力实现辖区内青少年法治宣传全覆盖。
惠阳
“益水归善”亮剑碧水保卫战
今年5月,惠州、深圳两地五区检察机关在惠阳区检察院会签《关于建立淡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机制的意见》,以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推动淡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和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检察机关拧紧责任链条,合力联动攻坚。
横跨深圳、惠州两地,淡水河曾是广东省河流污染与治理的“硬骨头”、跨界河流污染治理“老大难”。但自去年以来,淡水河治污取得可喜成果,特别是其一级支流——横岭水,在最高检挂牌督办下,重现鹭鸟成群的美景。
这也是惠阳区检察院以公益诉讼为主线,围绕水环境保护创建“益水归善”业务品牌的缩影。
品牌引领下,惠阳区检察院已办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污染水环境、破坏水资源的案件。例如,以水污染领域为重点,充分发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作用,对非法排放企业、责任人实行双追责,有力震慑和遏制了违法偷排、直排。又如,以居民饮用水为重点,率先在全市开展水环境专项监督。还有以巩固整治成果为重点,惠深两地五区检察机关会签,既为横岭水污染长效防治和水资源持久保护打下坚实基础,又为区域内其他河流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有益范本,达到治理一域、辐射一区的全方位长效治理效果。
惠东
“漫说检察”打造宣传新矩阵
“俺乃黑旋风李逵,想活命的留下买路财!”“大胆李鬼,胆敢冒充你爷爷!”日前,惠东县检察院原创“当民法典遇上四大名著”系列漫画普法作品,《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里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分别与《民法典》中姓名权、婚姻无效、立遗嘱、监护人责任等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该系列漫画普法作品还一举登上检察日报正义网。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检察院党建工作和宣传工作融合,惠东县检察院打造“‘漫说检察’——新时代基层检察党建宣传新矩阵”品牌,并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装备配置,为打造新时代基层检察党建宣传新矩阵,致力做好“三抓三提升”。
特别是在抓特色宣传,提升品牌软实力方面,惠东县检察院围绕党建焦点、检察重点、区域特点、社会热点,精心策划选题,突出宣传“四色”:突出“红”色,加大对检察党建工作和本地红色文化的宣传,推出《假期好去处!检察官带你游历东江红都》特辑;突出“蓝色”,对犯罪行为、法律政策、检察工作深入解读,推出《画眉鸟历险记》等长漫画作品;突出“绿”色,围绕检察公益诉讼制作包括《检察公益诉讼海洋保护知多少》等公益视频;突出“特”色,重点推出未检工作系列宣传作品,实现“党建+业务”品牌创建齐头并进的良好成效。
博罗
“薪火工程”激发“内生动力”
去年以来,博罗县检察院喜讯连连,荣誉奖项纷至沓来:全院27人次获市级以上荣誉,其中2名干警分别荣获省市级“优秀公诉人”称号;博罗县检察院获评广东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行政检察业务办案团队入选全省五大优秀办案团队。
荣誉背后,是博罗县检察院聚焦基层检察队伍主力军推进“薪火工程”,通过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健全人才全面培养机制,激发干事创业强大的“内生动力”。
打造博检人才培养“薪火工程”品牌,是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博检人才薪火相传为目标,重点面向全院100余名年轻干部,实行“师徒结对”培养计划,搭建“124年轻干部成长平台”(即“1名年轻干部+2名导师帮带+4项能力提升”)和“红色履职平台”,建立“博检人才档案库”,探索博检人才成长量化考评、人才选拔与激励机制有益尝试,构建以“理论+实践”为重点的年轻干部培养模式。
在特色做法方面,博罗县检察院厚植红色文化土壤,传承红色检察基因;搭建成长平台,给予成长机会;建立“人才档案库”,实现人才成长全纪录;探索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包括人才成长量化考评机制、“成才出师”机制、人才选拔与激励机制。去年以来,全院共提拔1名年轻干警任党组成员、3名年轻干警任部门正职、8名年轻干警任部门副职。
龙门
“3+N”护航“大山经济”
“要继续保持信心和定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康养旅居高地,珠三角高端产业承接基地和惠州北部市域高品质城市……”去年底,龙门县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描绘宏伟蓝图。未来五年,龙门提出要乘势而上,奋勇争先,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争当“大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
紧紧围绕这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龙门县检察院以“双赢多赢共赢”“诉前实现保护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状态”“持续跟进监督”为理念,将检察职能与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密结合起来,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打造“3+N”立体化公益诉讼工作体系。
所谓“3+N”,即:在地下、地表、空中三个维度突出办案重点,健全扬尘污染防治体系、探索建立“河长+检察”工作机制、“刑、民、行”三线追责的一体化办案工作机制等方式,推动公益保护与全县发展大局合力合拍,为公益诉讼细化运行提供基层实践经验。
在工作业绩中擦亮品牌,在擦亮品牌中进一步提升工作业绩。品牌创建至今,办案广度深度不断扩展,共受理线索189条,立案121件。例如在办理一宗基本农田种植桉树的案件中,对全县10个镇(街)开展的基本农田种植桉树情况调研,进一步挖掘该现象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大亚湾
“检民e家”直通群众诉求
可以通过AR技术实现检务展厅的360°实景查看,可以连接12309接访系统并逐步推行面对面网上接访,还可以通过平台预约邀请检察官“五进”等个性化定制服务……日前,大亚湾区检察院创新推出“检民e家”网上服务平台,获得群众点赞。
“检民e家”是大亚湾区检察院打造的法律服务直通车党建品牌。除了打造检察服务网络阵地,还组建4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实现党建工作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
其中,“惠民组”服务各街道党工委、社区和各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结合检察机关“五进”活动,助力建设法治大亚湾;“润企组”服务各民营企业,努力营造让民营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爱幼组”服务各中小学,对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与未成年学生建立良好有效的互动关系;“公益组”围绕破坏生态环境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行为,通过与各基层党组织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公益诉讼线索,主动履职。
“检民e家”将检察业务宣传、法律宣传与党建活动紧密结合,也获得大亚湾区委组织部的肯定和助力。在大亚湾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申报活动中,“检民e家”法律服务直通车项目从全区50多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围决赛并获得优秀奖。
?对话
惠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宇:
乘势而上 努力在变局中开新局
基层检察工作是全部检察工作的基础。进入新时代,基层检察院如何适应党和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日前举行的现场会,既是总结经验、巩固成果,也是求突破、求创新,更是为惠州实现“争创一流,奋力迈进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方阵”的目标吹响攻坚号角。
在全力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在谋划贯彻落实“十四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巩固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之际,惠州如何开创基层院建设的新局面?日前,惠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宇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
立足形势任务推进新时代“五好”基层院建设
南方日报:新时代基层检察工作面临新变化,惠州如何在变局中开新局?
杨宇:多年来的检察实践表明,虽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势任务,但基层检察院建设的重要性始终没变。
去年6月以来,全市检察机关通过确立“争创一流,奋力迈进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方阵”的目标任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开拓思路,齐铸匠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多项业务指标跃居全省前列。特别是今年1—4月,全市检察机关纠正漏捕人数、生效裁判再审检察建议数、法院采纳再审检察建议数居全省第一,行政公益诉讼立案数全省第三,不捕率、书面监督纠正侦查活动违法数、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数、民事公益诉讼立案数、未成年人检察案件附条件不起诉数全省第四,呈现了各业务条线积极进取、奋力争先的喜人形势。
今年是高检院明确的“基层建设落实年”。当前,惠州“奋力迈进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方阵”的任务也进入攻坚关键期。因此,我们要瞄准新时代基层院建设25条意见、十项重点任务,树立起大抓基层的强基导向。同时,铆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十年磨一剑”的忍劲,乘势而上,主动作为,推进新时代“五好”基层院建设,努力在变局中开新局。
突出政治引领把握高质量发展方向
南方日报:在推进新时代“五好”基层院建设过程中,怎样准确把握惠州检察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杨宇:准确把握惠州检察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就要突出政治引领。
基层检察院是党的基层司法机关。因此,要确保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在基层院落地生根。坚持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基层党的建设作为灵魂工程,全面落实党的政治建设责任。
同时,惠州两级检察机关80%的人员在基层,80%的业务量也在基层,这就印证了“基层检察院是整个检察机关的基础,基层检察工作是全部检察工作的基础”这一论断。因此,我们要形成基层院建设重要地位的共识和合力。
最后,惠州检察机关将持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聚焦省检察院明确的新时代“五好”基层院建设目标,以及市检察院明确的“奋力迈进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方阵”发展目标,统筹抓好落实。同时,要抓住“最根本的问题是人”这一关键,在提升人员能力素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见成效,通过具体问题的持续解决,不断提升基层院建设的质量水平。
压实各级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南方日报: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开创基层院建设的新局面,惠州如何起而行之?
杨宇:当前,惠州在新时代“五好”基层院建设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客观的困难和问题。一些问题虽然出现在基层,根子还是在上级机关。因此,要压实各级责任,形成深入一线、精准指导的工作合力。
首先,领导干部要示范带头。要进一步完善市检察院党组班子成员挂钩指导基层院的制度机制,对如何挂钩、如何指导、如何评估,都要形成具体的措施。班子成员挂钩指导要尽可能深入一线,到实地、查实情、办实事,减少纸面汇报,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市检察院各业务部门要充分发挥条线指导的作用。对各基层院业务条线反馈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本级无法解决的,要及时请示上级。要加强业务条线之间的联动,做到深入一线但不干扰基层,工作到位但不越位。
最后,综合部门要抓好统筹。特别是对上级部署的大项任务和综合性工作,综合部门要善于统筹协调,集全市检察机关之力,高质高效完成。政治部门要一体统筹好抓基层院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到专人专职负责,及时部署、长期跟进、督促落实,避免出现纸面部署、工作不落地的形式主义。
紧盯问题短板展现担当作为
南方日报:做好基层检察工作,关键就在“落实”二字。惠州检察机关是否做好了直面问题的准备?
杨宇:自去年确立“争创一流,奋力迈进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方阵”的目标任务,我们对于弱项和短板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精准施策、攻坚克难。当前,我们正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推动基层院建设的具体抓手,通过集智攻坚、守正创新,不断取得工作突破。
其中,对中央督导组、省驻点指导组、市委教育整顿办和各县(区)委教育整顿办指出的问题,要坚持立整立改,适时组织“回头看”,确保各项工作不留死角、整改到位。对督办的问题案件、问题线索,要整合资源力量,加强工作调度,确保在时间节点之内高质量完成任务。
此外,聚力解决基层党建和队伍建设难题,突出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管理、检察队伍能力素质建设等重点工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强人才培养平台,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
——惠州全力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自省检察院部署新时代“五好”基层院建设工作、全市检察机关确立“争创一流,奋力迈进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方阵”的目标任务以来,惠州各基层检察院形成了创先争优、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在日前举行的惠州市检察机关新时代“五好”基层院建设第一阶段总结暨“一院两品”共建共享活动现场会上,大家在参观学习中总结创新举措,在交流碰撞中探索建设规律,全市检察机关凝聚起智慧和力量,雕琢基层院“一院两品”(党建品牌、业务品牌)体系,助推新时代“五好”基层院建设,全力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惠城
一顶“小红帽”呵护青春路
“我们陪伴你的身旁,是你们可靠的保障,法律知识记在心上,健康生活自在畅享……”今年5月,在检察干警的歌声中,惠城区检察院《“未”你而来》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原创歌曲MV在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正式向社会发布。在悦耳的歌声中,一顶顶凝聚着检察关爱的“小红帽”也飞向千家万户。
这顶“小红帽”就是惠城区检察院立足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新特点,进一步推进创建的“小红帽”护蕾行动品牌。
当前,如何推动构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涉罪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长效机制,推动解决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突出社会问题成为关键。“小红帽”护蕾行动应声而动。惠城区检察院率先实现对涉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进行亲职教育,同时积极推动引入“惠州市智慧未检精准帮教云服务平台”,依托专业司法社工进行精准帮教;二是贯彻落实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引进司法社工、心理咨询师等专业社会力量参与帮教中;三是持续抓好“一号检察建议”落地落实,严厉打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推动在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建设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并督促公安机关规范使用;四是深入推进落实“未检三信”,《“未”你而来》《“未”爱留声机》主动传播犯罪预防“好声音”,努力实现辖区内青少年法治宣传全覆盖。
惠阳
“益水归善”亮剑碧水保卫战
今年5月,惠州、深圳两地五区检察机关在惠阳区检察院会签《关于建立淡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公益诉讼检察跨区域协作机制的意见》,以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推动淡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和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检察机关拧紧责任链条,合力联动攻坚。
横跨深圳、惠州两地,淡水河曾是广东省河流污染与治理的“硬骨头”、跨界河流污染治理“老大难”。但自去年以来,淡水河治污取得可喜成果,特别是其一级支流——横岭水,在最高检挂牌督办下,重现鹭鸟成群的美景。
这也是惠阳区检察院以公益诉讼为主线,围绕水环境保护创建“益水归善”业务品牌的缩影。
品牌引领下,惠阳区检察院已办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污染水环境、破坏水资源的案件。例如,以水污染领域为重点,充分发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作用,对非法排放企业、责任人实行双追责,有力震慑和遏制了违法偷排、直排。又如,以居民饮用水为重点,率先在全市开展水环境专项监督。还有以巩固整治成果为重点,惠深两地五区检察机关会签,既为横岭水污染长效防治和水资源持久保护打下坚实基础,又为区域内其他河流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有益范本,达到治理一域、辐射一区的全方位长效治理效果。
惠东
“漫说检察”打造宣传新矩阵
“俺乃黑旋风李逵,想活命的留下买路财!”“大胆李鬼,胆敢冒充你爷爷!”日前,惠东县检察院原创“当民法典遇上四大名著”系列漫画普法作品,《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里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分别与《民法典》中姓名权、婚姻无效、立遗嘱、监护人责任等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该系列漫画普法作品还一举登上检察日报正义网。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检察院党建工作和宣传工作融合,惠东县检察院打造“‘漫说检察’——新时代基层检察党建宣传新矩阵”品牌,并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装备配置,为打造新时代基层检察党建宣传新矩阵,致力做好“三抓三提升”。
特别是在抓特色宣传,提升品牌软实力方面,惠东县检察院围绕党建焦点、检察重点、区域特点、社会热点,精心策划选题,突出宣传“四色”:突出“红”色,加大对检察党建工作和本地红色文化的宣传,推出《假期好去处!检察官带你游历东江红都》特辑;突出“蓝色”,对犯罪行为、法律政策、检察工作深入解读,推出《画眉鸟历险记》等长漫画作品;突出“绿”色,围绕检察公益诉讼制作包括《检察公益诉讼海洋保护知多少》等公益视频;突出“特”色,重点推出未检工作系列宣传作品,实现“党建+业务”品牌创建齐头并进的良好成效。
博罗
“薪火工程”激发“内生动力”
去年以来,博罗县检察院喜讯连连,荣誉奖项纷至沓来:全院27人次获市级以上荣誉,其中2名干警分别荣获省市级“优秀公诉人”称号;博罗县检察院获评广东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行政检察业务办案团队入选全省五大优秀办案团队。
荣誉背后,是博罗县检察院聚焦基层检察队伍主力军推进“薪火工程”,通过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健全人才全面培养机制,激发干事创业强大的“内生动力”。
打造博检人才培养“薪火工程”品牌,是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博检人才薪火相传为目标,重点面向全院100余名年轻干部,实行“师徒结对”培养计划,搭建“124年轻干部成长平台”(即“1名年轻干部+2名导师帮带+4项能力提升”)和“红色履职平台”,建立“博检人才档案库”,探索博检人才成长量化考评、人才选拔与激励机制有益尝试,构建以“理论+实践”为重点的年轻干部培养模式。
在特色做法方面,博罗县检察院厚植红色文化土壤,传承红色检察基因;搭建成长平台,给予成长机会;建立“人才档案库”,实现人才成长全纪录;探索人才培养保障机制,包括人才成长量化考评机制、“成才出师”机制、人才选拔与激励机制。去年以来,全院共提拔1名年轻干警任党组成员、3名年轻干警任部门正职、8名年轻干警任部门副职。
龙门
“3+N”护航“大山经济”
“要继续保持信心和定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康养旅居高地,珠三角高端产业承接基地和惠州北部市域高品质城市……”去年底,龙门县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描绘宏伟蓝图。未来五年,龙门提出要乘势而上,奋勇争先,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争当“大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
紧紧围绕这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龙门县检察院以“双赢多赢共赢”“诉前实现保护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状态”“持续跟进监督”为理念,将检察职能与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密结合起来,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打造“3+N”立体化公益诉讼工作体系。
所谓“3+N”,即:在地下、地表、空中三个维度突出办案重点,健全扬尘污染防治体系、探索建立“河长+检察”工作机制、“刑、民、行”三线追责的一体化办案工作机制等方式,推动公益保护与全县发展大局合力合拍,为公益诉讼细化运行提供基层实践经验。
在工作业绩中擦亮品牌,在擦亮品牌中进一步提升工作业绩。品牌创建至今,办案广度深度不断扩展,共受理线索189条,立案121件。例如在办理一宗基本农田种植桉树的案件中,对全县10个镇(街)开展的基本农田种植桉树情况调研,进一步挖掘该现象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大亚湾
“检民e家”直通群众诉求
可以通过AR技术实现检务展厅的360°实景查看,可以连接12309接访系统并逐步推行面对面网上接访,还可以通过平台预约邀请检察官“五进”等个性化定制服务……日前,大亚湾区检察院创新推出“检民e家”网上服务平台,获得群众点赞。
“检民e家”是大亚湾区检察院打造的法律服务直通车党建品牌。除了打造检察服务网络阵地,还组建4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实现党建工作与检察业务深度融合。
其中,“惠民组”服务各街道党工委、社区和各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结合检察机关“五进”活动,助力建设法治大亚湾;“润企组”服务各民营企业,努力营造让民营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爱幼组”服务各中小学,对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与未成年学生建立良好有效的互动关系;“公益组”围绕破坏生态环境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行为,通过与各基层党组织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公益诉讼线索,主动履职。
“检民e家”将检察业务宣传、法律宣传与党建活动紧密结合,也获得大亚湾区委组织部的肯定和助力。在大亚湾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申报活动中,“检民e家”法律服务直通车项目从全区50多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围决赛并获得优秀奖。
?对话
惠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宇:
乘势而上 努力在变局中开新局
基层检察工作是全部检察工作的基础。进入新时代,基层检察院如何适应党和人民的新要求新期待?日前举行的现场会,既是总结经验、巩固成果,也是求突破、求创新,更是为惠州实现“争创一流,奋力迈进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方阵”的目标吹响攻坚号角。
在全力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在谋划贯彻落实“十四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巩固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之际,惠州如何开创基层院建设的新局面?日前,惠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宇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的专访。
立足形势任务推进新时代“五好”基层院建设
南方日报:新时代基层检察工作面临新变化,惠州如何在变局中开新局?
杨宇:多年来的检察实践表明,虽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势任务,但基层检察院建设的重要性始终没变。
去年6月以来,全市检察机关通过确立“争创一流,奋力迈进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方阵”的目标任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开拓思路,齐铸匠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多项业务指标跃居全省前列。特别是今年1—4月,全市检察机关纠正漏捕人数、生效裁判再审检察建议数、法院采纳再审检察建议数居全省第一,行政公益诉讼立案数全省第三,不捕率、书面监督纠正侦查活动违法数、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数、民事公益诉讼立案数、未成年人检察案件附条件不起诉数全省第四,呈现了各业务条线积极进取、奋力争先的喜人形势。
今年是高检院明确的“基层建设落实年”。当前,惠州“奋力迈进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方阵”的任务也进入攻坚关键期。因此,我们要瞄准新时代基层院建设25条意见、十项重点任务,树立起大抓基层的强基导向。同时,铆足“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闯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十年磨一剑”的忍劲,乘势而上,主动作为,推进新时代“五好”基层院建设,努力在变局中开新局。
突出政治引领把握高质量发展方向
南方日报:在推进新时代“五好”基层院建设过程中,怎样准确把握惠州检察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杨宇:准确把握惠州检察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就要突出政治引领。
基层检察院是党的基层司法机关。因此,要确保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在基层院落地生根。坚持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基层党的建设作为灵魂工程,全面落实党的政治建设责任。
同时,惠州两级检察机关80%的人员在基层,80%的业务量也在基层,这就印证了“基层检察院是整个检察机关的基础,基层检察工作是全部检察工作的基础”这一论断。因此,我们要形成基层院建设重要地位的共识和合力。
最后,惠州检察机关将持续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聚焦省检察院明确的新时代“五好”基层院建设目标,以及市检察院明确的“奋力迈进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方阵”发展目标,统筹抓好落实。同时,要抓住“最根本的问题是人”这一关键,在提升人员能力素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见成效,通过具体问题的持续解决,不断提升基层院建设的质量水平。
压实各级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南方日报: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开创基层院建设的新局面,惠州如何起而行之?
杨宇:当前,惠州在新时代“五好”基层院建设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客观的困难和问题。一些问题虽然出现在基层,根子还是在上级机关。因此,要压实各级责任,形成深入一线、精准指导的工作合力。
首先,领导干部要示范带头。要进一步完善市检察院党组班子成员挂钩指导基层院的制度机制,对如何挂钩、如何指导、如何评估,都要形成具体的措施。班子成员挂钩指导要尽可能深入一线,到实地、查实情、办实事,减少纸面汇报,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市检察院各业务部门要充分发挥条线指导的作用。对各基层院业务条线反馈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本级无法解决的,要及时请示上级。要加强业务条线之间的联动,做到深入一线但不干扰基层,工作到位但不越位。
最后,综合部门要抓好统筹。特别是对上级部署的大项任务和综合性工作,综合部门要善于统筹协调,集全市检察机关之力,高质高效完成。政治部门要一体统筹好抓基层院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到专人专职负责,及时部署、长期跟进、督促落实,避免出现纸面部署、工作不落地的形式主义。
紧盯问题短板展现担当作为
南方日报:做好基层检察工作,关键就在“落实”二字。惠州检察机关是否做好了直面问题的准备?
杨宇:自去年确立“争创一流,奋力迈进全省检察机关第一方阵”的目标任务,我们对于弱项和短板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精准施策、攻坚克难。当前,我们正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推动基层院建设的具体抓手,通过集智攻坚、守正创新,不断取得工作突破。
其中,对中央督导组、省驻点指导组、市委教育整顿办和各县(区)委教育整顿办指出的问题,要坚持立整立改,适时组织“回头看”,确保各项工作不留死角、整改到位。对督办的问题案件、问题线索,要整合资源力量,加强工作调度,确保在时间节点之内高质量完成任务。
此外,聚力解决基层党建和队伍建设难题,突出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管理、检察队伍能力素质建设等重点工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强人才培养平台,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
版权所有:惠州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惠州市惠城区三新南路10号 邮编:516003 电话:0752-12309(检察服务热线)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备案序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