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惠州市直机关工委、市委发改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联合举办了2023年惠州市县(区)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惠州市检察院《“守护和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诉讼专项活动》项目在发展提质类的26个作品当中脱颖而出,获评三等奖。
2023年惠州市县(区)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发展提质类作品三等奖
乡村环境治理是绿美广东、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头连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头连着群众的美好生活,事关大局,事关民生。惠州市检察院注重党建引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乡村生活污水横流、窨井盖破损和养护不到位、瓶装煤气安全隐患等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开展“守护和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诉讼专项行动,以主题党日活动、党员认领民生实事,促进党建+业务“双提升”,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
接下来,惠州检察机关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深入开展检察公益诉讼,“益”路同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护美好家园,为惠州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6月28日上午,第七届惠州市普法·公共法律服务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隆重举行。
启动仪式揭晓了多个奖项,充分展示了惠州法治建设工作成果。其中,惠州市人民检察院的“惠州建立刑事+公益诉讼赔偿保证金提存机制”项目荣获2022年度惠州市“十大法治事件”,惠州市人民检察院和惠东县人民检察院的“漫说检察”新媒体普法项目荣获2021-2023年惠州市十大普法创新项目,惠州市人民检察院荣获2023年全市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组织奖。
2022年度惠州市“十大法治事件”——“惠州建立刑事+公益诉讼赔偿保证金提存机制”项目
为了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更好地解决刑事诉讼、公益诉讼赔偿金缴纳、保管、使用监管问题,加强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惠州市人民检察院会同惠州市公安局、惠州市司法局制定了《惠州市人民检察院 惠州市公安局 惠州市司法局关于刑事诉讼、公益诉讼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的若干规定(试行)》。该规定明确在轻微刑事案件中适用,适用对象为过失犯、初犯、偶犯、未成年人等主观恶性较轻、犯罪情节轻微、认罪悔罪的犯罪嫌疑人;同时明确了检察机关在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时,对于已提存赔偿保证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公益诉讼案件被告,可视为具有悔罪表现,可以从宽处理。
2021-2023年惠州市十大普法创新项目——“漫说检察”新媒体普法项目
惠州市人民检察院、惠东县人民检察院围绕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结合检察职能宣传,创新普法方式,共同打造“漫说检察”普法项目,旨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漫画方式开展普法,寓教于乐,提高普法实效。通过树立检察工作、检察文化、普法宣传“三位一体”融合推进理念,成立两级院新媒体宣传团队,建立健全信息约稿、选题策划、情况通报机制,推动形成两级院各内设机构融合联动、运转高效的普法宣传素材收集管理网络,结合各类专项行动及时间节点精心打造普法漫画作品。2021年以来,先后原创了《照妖镜!让TA们原形毕露吧!》《退!退!退!7大直播带货套路,背后真相是……》《坑!坑!坑!高考刚结束,检察官紧急提醒》等37篇漫画新媒体原创作品,29篇作品被最高检、广东政法和检察日报正义网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平台以及各级政法宣传平台采纳转发,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扩大了法治宣传覆盖面。
2023年全市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组织奖
为全面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培育传承社会主义优秀法治文化,打造惠州法治文化建设品牌,助推法治惠州建设,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市文广旅体局组织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文化工作者以及广大市民,征集了365件法治书画、摄影、微视频、文创产品等法治文化作品,并从中评选出一批“优秀法治文化作品”。惠州市人民检察院积极调动全市检察机关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组织收集报送了一批漫画、摄影、书法等作品,得到了主办方的充分肯定。

近日,惠州市直机关工委、市委发改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联合举办了2023年惠州市县(区)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惠州市检察院《“守护和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诉讼专项活动》项目在发展提质类的26个作品当中脱颖而出,获评三等奖。
2023年惠州市县(区)直机关“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发展提质类作品三等奖
乡村环境治理是绿美广东、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头连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头连着群众的美好生活,事关大局,事关民生。惠州市检察院注重党建引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乡村生活污水横流、窨井盖破损和养护不到位、瓶装煤气安全隐患等问题为“切入点”,结合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开展“守护和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诉讼专项行动,以主题党日活动、党员认领民生实事,促进党建+业务“双提升”,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呼声。
接下来,惠州检察机关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深入开展检察公益诉讼,“益”路同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护美好家园,为惠州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6月28日上午,第七届惠州市普法·公共法律服务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隆重举行。
启动仪式揭晓了多个奖项,充分展示了惠州法治建设工作成果。其中,惠州市人民检察院的“惠州建立刑事+公益诉讼赔偿保证金提存机制”项目荣获2022年度惠州市“十大法治事件”,惠州市人民检察院和惠东县人民检察院的“漫说检察”新媒体普法项目荣获2021-2023年惠州市十大普法创新项目,惠州市人民检察院荣获2023年全市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组织奖。
2022年度惠州市“十大法治事件”——“惠州建立刑事+公益诉讼赔偿保证金提存机制”项目
为了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更好地解决刑事诉讼、公益诉讼赔偿金缴纳、保管、使用监管问题,加强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惠州市人民检察院会同惠州市公安局、惠州市司法局制定了《惠州市人民检察院 惠州市公安局 惠州市司法局关于刑事诉讼、公益诉讼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的若干规定(试行)》。该规定明确在轻微刑事案件中适用,适用对象为过失犯、初犯、偶犯、未成年人等主观恶性较轻、犯罪情节轻微、认罪悔罪的犯罪嫌疑人;同时明确了检察机关在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时,对于已提存赔偿保证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公益诉讼案件被告,可视为具有悔罪表现,可以从宽处理。
2021-2023年惠州市十大普法创新项目——“漫说检察”新媒体普法项目
惠州市人民检察院、惠东县人民检察院围绕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结合检察职能宣传,创新普法方式,共同打造“漫说检察”普法项目,旨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漫画方式开展普法,寓教于乐,提高普法实效。通过树立检察工作、检察文化、普法宣传“三位一体”融合推进理念,成立两级院新媒体宣传团队,建立健全信息约稿、选题策划、情况通报机制,推动形成两级院各内设机构融合联动、运转高效的普法宣传素材收集管理网络,结合各类专项行动及时间节点精心打造普法漫画作品。2021年以来,先后原创了《照妖镜!让TA们原形毕露吧!》《退!退!退!7大直播带货套路,背后真相是……》《坑!坑!坑!高考刚结束,检察官紧急提醒》等37篇漫画新媒体原创作品,29篇作品被最高检、广东政法和检察日报正义网等国家级、省级媒体平台以及各级政法宣传平台采纳转发,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扩大了法治宣传覆盖面。
2023年全市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组织奖
为全面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培育传承社会主义优秀法治文化,打造惠州法治文化建设品牌,助推法治惠州建设,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市文广旅体局组织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文化工作者以及广大市民,征集了365件法治书画、摄影、微视频、文创产品等法治文化作品,并从中评选出一批“优秀法治文化作品”。惠州市人民检察院积极调动全市检察机关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组织收集报送了一批漫画、摄影、书法等作品,得到了主办方的充分肯定。

版权所有:惠州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惠州市惠城区三新南路10号 邮编:516003 电话:0752-12309(检察服务热线)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备案序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