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红色革命文物是英烈精神的实物见证。近年来,通过网络歪曲历史,丑化、诋毁、贬损、质疑英烈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英烈纪念设施管护堪忧,影响了民众瞻仰和英烈精神弘扬。
英雄烈士保护是检察公益诉讼的法定办案领域。近年来,惠州市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为剑,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英烈名誉荣誉、纪念设施、革命文物保护等专项监督行动,以“检察蓝”守护“英烈红”。
对网络诋毁叶挺烈士行为亮剑
2017年至2022年间,自媒体博主陈某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发布多篇微文,散布诋毁叶挺烈士的不实言论,总阅读量达20万次。这些为博流量而歪曲史实的内容,严重侵害英烈名誉,伤害烈士后人及社会公众感情。

2023年,惠州市检察院针对陈某2017年至2022年期间侵害叶挺烈士名誉荣誉的行为,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陈某在国家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并在其微信公众号刊发介绍叶挺烈士荣誉事迹的史实文章,获得法院支持全部诉讼请求并已履行完毕。
该案是惠州市检察机关提起的第一宗英烈领域民事公益诉讼。2024年9月,该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与退役军人事务部评为英雄烈士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向社会传递尊敬英烈、崇尚英雄正能量。
守护香港秘密大营救的红色记忆
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榴兆楼位于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茶园村,是香港秘密大营救的重要接转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于201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但因管理不善,这座历经200多年,传统砖木结构的古建筑逐渐破败,甚至存在坍塌的风险。2021年,惠阳区检察院对此开展公益诉讼监督,推动职能部门编制修缮勘察设计方案,争取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经费用于榴兆楼的本体修缮、局部布展。
2023年4月的国际古遗址日前夕,惠阳区检察院主动邀请人大代表、镇(街)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公益诉讼“回头看”,现场查看修缮情况,评估行政机关履职成效,听取意见建议,形成监督合力。

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榴兆楼修缮工作于2023年5月全部完成。惠阳区还以榴兆楼等文物保护单位为核心,进一步挖掘香港秘密大营救在惠阳区的故事,推动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建设。
筑牢“南庐”革命遗址保护屏障
“南庐”位于龙门县麻榨镇东埔村,是叶剑英和张民达等革命先辈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于2015年被列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2025年初,龙门县检察院在开展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中发现,该处文物设施老化、损毁,且存在消防隐患等问题,随即依法开展监督,对有关部门和属地政府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开展修缮工作,完成内墙修缮、消防器材更换、外部环境整治等。属地政府还动员村委会的力量,设立群众监督热线发动村民积极参与监督,形成文旅、林业、村委监管合力。
2025年6月,龙门县检察院对该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并结合当前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规划,积极推动属地政府加强文物活化利用,助力该旧址融入“红色+绿色”融合旅游线路。
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红色革命文物是英烈精神的实物见证。近年来,通过网络歪曲历史,丑化、诋毁、贬损、质疑英烈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英烈纪念设施管护堪忧,影响了民众瞻仰和英烈精神弘扬。
英雄烈士保护是检察公益诉讼的法定办案领域。近年来,惠州市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为剑,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英烈名誉荣誉、纪念设施、革命文物保护等专项监督行动,以“检察蓝”守护“英烈红”。
对网络诋毁叶挺烈士行为亮剑
2017年至2022年间,自媒体博主陈某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发布多篇微文,散布诋毁叶挺烈士的不实言论,总阅读量达20万次。这些为博流量而歪曲史实的内容,严重侵害英烈名誉,伤害烈士后人及社会公众感情。

2023年,惠州市检察院针对陈某2017年至2022年期间侵害叶挺烈士名誉荣誉的行为,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陈某在国家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并在其微信公众号刊发介绍叶挺烈士荣誉事迹的史实文章,获得法院支持全部诉讼请求并已履行完毕。
该案是惠州市检察机关提起的第一宗英烈领域民事公益诉讼。2024年9月,该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与退役军人事务部评为英雄烈士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向社会传递尊敬英烈、崇尚英雄正能量。
守护香港秘密大营救的红色记忆
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榴兆楼位于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茶园村,是香港秘密大营救的重要接转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于2019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但因管理不善,这座历经200多年,传统砖木结构的古建筑逐渐破败,甚至存在坍塌的风险。2021年,惠阳区检察院对此开展公益诉讼监督,推动职能部门编制修缮勘察设计方案,争取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经费用于榴兆楼的本体修缮、局部布展。
2023年4月的国际古遗址日前夕,惠阳区检察院主动邀请人大代表、镇(街)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公益诉讼“回头看”,现场查看修缮情况,评估行政机关履职成效,听取意见建议,形成监督合力。

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榴兆楼修缮工作于2023年5月全部完成。惠阳区还以榴兆楼等文物保护单位为核心,进一步挖掘香港秘密大营救在惠阳区的故事,推动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建设。
筑牢“南庐”革命遗址保护屏障
“南庐”位于龙门县麻榨镇东埔村,是叶剑英和张民达等革命先辈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于2015年被列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2025年初,龙门县检察院在开展文物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中发现,该处文物设施老化、损毁,且存在消防隐患等问题,随即依法开展监督,对有关部门和属地政府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开展修缮工作,完成内墙修缮、消防器材更换、外部环境整治等。属地政府还动员村委会的力量,设立群众监督热线发动村民积极参与监督,形成文旅、林业、村委监管合力。
2025年6月,龙门县检察院对该处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并结合当前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规划,积极推动属地政府加强文物活化利用,助力该旧址融入“红色+绿色”融合旅游线路。
版权所有:惠州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惠州市惠城区三新南路10号 邮编:516003 电话:0752-12309(检察服务热线)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否则视为侵权。
备案序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